- 霁虹桥
- 在云南永平县岩洞与保山县平坡之间的澜沧江上。
离保山县城约50公里。
此地原为古渡口,开凿于西汉武帝时,名澜津。
从永平县境博甫山开凿栈道,通往澜津过渡到保山县,是我国古代与缅甸、印度以至西亚的重要通道。
今博南古道尚在,长约80余公里。
唐时渡口已建有竹索吊桥,元元贞元年(1295年)改建木桥,取今名。
明成化年间(1465—1487)改为铁索吊桥,现存铁索桥为清康熙二十年(1681年)重建,光绪年间重修。
长约106米,宽约3.7米,由十八根铁链组成,其中十六根为承重底索,上铺横直交叉两层木板,还有两根为扶栏索,左右各一。
铁索两头分别固定在两岸的博南山和罗岷山的峭岩上。
桥两头各建有一亭与两关楼,今西头的已圮。
该桥横跨在奔腾咆哮的峡谷江面上,气势极为壮观。
桥西岩壁间留有不少古人题刻。
明人马继龙有诗曰:“沧江铁索跨长虹,鸟道从天一线通。
”此桥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